教材选用与建设:国内的仪器分析教材,版本多,内容、编排各不相同。
同时,我校开设仪器分析课程的专业特点也各不相同。为适应我校多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仪器分析教材建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删减陈旧内容,增加现代仪器分析内容
,对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曾经使用过高教出版社出版,刘约权主编的《现代仪器分析》、
清华大学刘密新主编的《仪器分析》等教材。2013年起,在教学中采用本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编写的教材(《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同时积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推荐优秀的国外原版教材如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David Harvey, McGraw-Hill, Inter. Ed.,
Singapore, 2000);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K. A. Rubinson, J. F. Rubinson, Science Press
& Prentice Hall, Inc., Beijing, 2000) (影印版)等作为课外阅读教材,扩充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推荐了10余本优秀参考教材,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全部上网,供学生免费使用,同时也将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的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在校园网本课程网页上提供链接,供学生浏览学习。电子教案全部上网,全面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服务。
编写的实验讲义《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已使用多届,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仪器分析实验》一书,现仪器分析实验室现有各类大中型实验教学仪器10来套,如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荧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教学环境优良,实验时按分组进行实验,大型设备10~12人一套,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实验要求。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全校学生开放,通过实验完成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项目,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充分的仪器和试剂保证。
课堂教学全程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课程组老师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套课件紧扣大纲,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肯定。
我们在仪器分析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学内容的扩充性资料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在讲解色谱分析教学内容时,我们及时的将《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中的这部分教学论文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扩充内容之中,极大的丰富了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境: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和环境。近年来,投资在该实验
中心的经费超过500万元。
同时,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设备齐全、先进,也是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