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报表| 教学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课程建设| 课程特色| 网络资源| 视频教学

 

建设目标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如光、电、热、磁和化学反应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四大类,分析原理和仪器构造等概念比较抽象、复杂,这一特点使得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对该学科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前景非常广阔。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将仪器分析课程建设成为在具有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教学效果优良等特点的课程,为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提供优秀的服务平台。立足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建立新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初步具有应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相应的基础。


   1教学文件完善、教学大纲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现有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适合各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等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分化学专业、其他本科专业及硕士);

根据教学目标建立教材评价指标,选用优秀教材,并争取与其他院校合作编写实验教材一部;

完善考试方式,制定出考试大纲,建立试题库。

 2、实验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先进:

在实验条件上紧盯区内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院校,瞄准国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在仪器设备上比现有的基础翻一番,仪器设备满足开设15个实验项目的需要,实验室同时可容纳两个标准班分组进行实验。

设立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网站,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并实现与学生互动,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综合复合性教师队伍,通过建设,培养博士一名。

 4、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丰富、教学效果优秀:

申请教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两篇以上;

建设完成后本课程总体上达到兵团精品课程的要求并申报兵团精品课程;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信心充足,动手能力强,在随后的毕业论文研究中能自如应用所学的仪器分析方法。